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59章总理要来(4/6)

果再不抓住这次机会,就会彻底地落伍。

梁溪自近代以来就一直是苏南的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又处在苏南“井”字形交通网的中心枢纽,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比吴城要强。梁溪如何把自己的绝对优势保持下去、把相对优势做得更强、把薄弱的环节变得不弱,成为梁溪能否在“吴梁延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竞争中扭转劣势的关键。

梁溪的绝对优势在于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特别是近代以来,京杭运河和京沪铁路这“一纵一横”的骨架确立了梁溪作为国内外商品在东南地区集散地的地位。“二传手”的作用日益明显:来自东方的商品源源不断地从梁溪流通到全国各地,而东方急需的原材料也是经由梁溪运达东方。进入20世纪90年代,沪宁高速公路、梁澄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和江阴长江大桥的相继建成,使得梁溪成为华夏交通网络的重要结点。可以说,铁路、公路、水路,都在梁溪交会了。但作为交通枢纽,梁溪还有一个心病:那就是梁溪的航空运输至今还是软肋。伴随着硕放机场收归金宁军区,梁溪这惟一的航空港即将失去功能。在江东省报请政务院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中,专家们将远期干线机场的地址选择在梁溪的北部。新机场落址梁溪,绝对是梁溪加快发展的新契机。

然而新机场的消息一曝光,便让梁溪周边的两个城市紧张起来。延陵宣布将加紧对奔牛机场的现代化改造,吴城则婉约地在官方报道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宣称要造一个参与国内航线营运并兼顾新加坡航线的机场。如此方圆两百公里内就有三个国际机场,再多一个,岂不是重蹈珠江三角洲的覆辙?

当延陵和吴城都显现出争夺机场的意图时,梁溪建设机场的步伐就不可能再乖乖停留在江东省的时间表上了。吴静长江大桥即将建设,梁溪交通枢纽的功能势必会有所减弱,但梁溪和吴城在交通方面的竞争就好比“第二代”和“第一代”的竞争,有了实力,梁溪如何保持这个“绝对优势”抢抓先机,从“第二代”进化到“第三代”把大交通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物流业的基石,还取决于自己的眼光和魄力。

在《吴梁延都市圈规划》中,对于梁溪的定位是“湖滨生态城市”这是梁溪未来的一大希望,也是梁溪发展的一大变数。太湖周边的四个城市,没有哪个像梁溪这样离太湖这么近,也没有哪个像梁溪这样集中了太湖丰富的生态和旅游资源。太湖,即将成为另一个战场,而这场战斗就在梁溪和吴城之间展开,而延陵即将告别太湖,因为《吴梁延都市圈规划》已经清楚地说明将调整延陵和梁溪的行政区划,保障梁溪沿太湖的发展。梁溪在懵懵懂懂之后,总算重新认识城市的精髓所在;但梁溪拥有太湖沿湖地区广,可吴城却拥有太湖湖面的70%,所以吴城则雄心勃勃地要把太湖变为和吴城园林一样的“sī产”

除此之外,说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就不得不提东方市,东方是长江三角洲发展的龙头,处理好和东方的关系必然是吴城和梁溪得以加快发展的前提。萧宸很清楚吴城取代东方基本不可能,所以今年吴城明确地指出将成为东方的副中心,不光要在经济上和东方“互补”错位式地发展,更是提出了“工作在东方、生活在吴城”的新思路。吴城将成为大东方的后花园,成为东方成功人士继续创业和普通居民安居的宝地。梁溪也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在经济、文化、旅游各方面与东方接轨,组成联盟,支持东方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航运中心的地位,弥补东方城市功能的不足。今年东方提出有心申办“世界博览会”的消息传出之后,居然使得远在128公里外的梁溪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原因就是梁溪希望趁这个机会成为“东方世博会”的分会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