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请教军务。
史迪威将军去重庆时,由他的参谋长柏德诺(HaydonBoatner)准将掌理指挥。在郑
国的参谋长舒适存到达后不久,柏德诺派了一辆橄榄褐
的轿车来,让新的
队长使用。新二十二师提供一位司机给我们。次日,司机打开引擎盖检查引擎时,
引了一群好奇的观众,因为没有人能分辨汽化
和帮浦的不同,也无法解释风扇如何连接电力系统。司机于是大大炫耀了一番,我们都大为佩服。对旁观者来说,我们正嘻嘻哈哈在拆解车
。柏德诺将军正是其中之一,他刚好经过,看到我们,当时却什么也没说。
不久后,舒将军坐着这辆轿车到指挥去
礼貌
拜会,受到柏德诺将军
诚的接待。然而,等到舒将军起
别时,表情严肃的柏德诺说,他必须走回去,因为汽车已被收回,重归指挥
辖,随后会补送备忘录说明这件事。
我们的参谋长就此结束礼貌拜会,之后走了一英里路回到营区,既
震惊又觉得被羞辱。正如柏德诺所言,
方送来备忘录,提到为显示对新司令官的善意,指挥
送来轿车,方便他的使用。不过,由于轿车显然并没有得到妥当的照顾,因此车辆必须送回
方的车库。舒因此回了一封
歉函,解释那一天早上发生的事。这时柏德诺将军态度才
化,让轿车回到我们的总
。这事件落幕后,舒将军召集我们,念
他和柏德诺的往返信函。这时郑
国都还没有到印度。
数天后,我们首度得知,新一军的总没有指挥权。我们的总指挥郑将军只要负责维持中国
队的军纪即可。他不只负责三个步兵师的纪律,连所有支持单位也包括在内。指挥
送来一份备忘录,明确告诉我们这一
,而且说,我们已经有太多军官,不能再要求从中国空运更多军官来。直到今天,我仍然无法理解,是谁和
国达成协议,让我们的总指挥毫无指挥权,只能充当宪兵司令,而总司令
也只能充当军法官的办公室。郑将军很不赞成,我们也有同
,不过,所有的意见与抗议全
无效。后来指挥
让郑将军带来第二批军官,是他从以前统率的第八军之中
调而来的。但在指挥权方面,
方立场
定,绝无退让余地。郑将军于印度及缅甸执勤时,唯一可以有效指挥的军队,只不过是一整排由中尉统领的卫兵。第二次缅甸之役开打时,中国兵投
战场,事先都没有通知他。起先,指挥
的先遣司令
直接下令给各团及各营,后来战事扩大,命令才下到师长级。命令都以英文下达,而且都打了字。
国人有一
联络官和
译人员的联络网,遍布中国军队中,可下达营这一级。我们都是透过下层单位,间接知
指挥
的指令。
在《史迪威文件》(StilwellPapers)中,郑国被形容成“那个白痴”这位尖酸刻薄的
国将军所以达成这样的结论,和某一事件大有关系。郑
国在蓝伽安顿后,两个师的师长都邀请他去校阅军队。我们先去新二十二师。他们选给将军骑坐的
很是
大,但却不太习惯中国号角声。号角手在军队第一列前方大
号角,声音又大又响,正对着领
的这匹
。它
睛突
,忽然
了起来,将新的
队长摔在地上,一只短靴还甩在空中。我们全都吓呆了,全场悄无声息,将军努力站起来,穿上靴
,再度骑上
。执勤的营长派了一名士兵来,抓牢
鞍,让
继续走在
队前方。这次事件并没有呈报,不过后来英方及
方军官在场时,郑将军仍然由一名安全人员抓着
鞍,史迪威不禁笑了。说来讽刺,这次事件姑且不论,郑
国将军的
上功夫并不坏。
郑将军虽然看起来安静随和,却相当守某些原则。我两次劝他,
为
阶中国将领,他应该多
现在前线。但我这两次劝告,都只惹来他的生气。对他而言,他的指挥职责只要从将军的营地发
即可。只有在战事吃
,例如前线有相当比重的人
陷
危局时,才需总指挥亲
抵达现场,他的在场才有意义,才有分量可言。除此之外,
阶将领如果太常到前线去视察,只会打扰下属的指挥。如果说史迪威鄙视郑,郑同样也瞧不起史迪威在前线“炫耀”看不惯他老是
现在前线,对下层军官定期施压。事实上,郑将军在缅甸数次探视前方的营队,还有一次搭乘L1联络机飞到敌方阵地,但他对这样的作为向来没有太大兴趣。
郑将军和史迪威及指挥的关系愈来愈恶化,他飞回重庆两次,要求蒋介石解除他在驻印军的职务,有一次还声称如果不换他,他就不离开中国。(我是后来从郑夫人
听到的。)蒋介石大骂他一顿,但又安
他,只要他继续和
国人周旋,对抗战就是一大贡献,他的努力会受到肯定,不论他是否实际指挥军队。1944年夏天,他被升为驻印军的副总指挥,
一步确定他是个没有实责的将领。当时在缅甸北
的驻印军,已扩大成两个军团。而指挥
还是直接指挥
队长,就像以前直接指挥师长一样,再度绕过中国
阶将领。史迪威被召回
国后,继任者索尔登(DanielSultan)毫无意愿改变现状。新的
国总指挥从来不曾请副总指挥开会研商。
郑将军的幕僚只缩减到一小群军官,在雷多(Ledo)设立办公室。驻印军的野战将领都前来诉苦,并透过阶长官重申对蒋介石的效忠。
国人可能以为,由于他们的企业化
理,
谋与政治会远离驻印军,不可能像在中国军队中一样猖獗。就短期和当地来说,这
想法不能说错,但治疗的功效只限于表面。
在史迪威的小成本军队中,军源十分复杂。新三十八师在转变成国家军队以前,是财政税警总团。在盐税还是国民政府重要财源的时代,这个单位是用来巡逻产盐地区,以防武装走私,因此这
队被称为“财政
长的军队”将领是孙立人中将,毕业自维吉尼亚军校,和黄埔军校没有渊源。新二十二师来自杜聿明率领的第五军,他就是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对史迪威怒吼的那位将军。师里的许多军官毫无疑问仍然效忠于杜,因为他们以往都因他的推荐而获得派任或晋升。目前的指挥官是廖耀湘中将,毕业于黄埔第六期,又到过法国的圣西尔军校。新三十师原先是补充兵训练
,师长胡素少将是赫赫有名的黄埔一期生,也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战争开打后,直接从中国飞来的两个师也一样,背景及人事都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