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抄作文的积习已被杜绝。尽错别字还普遍,但学生已会写真实的所见、所闻、所
了。学生每周两个作文。记叙文都用真人真事,则是说明文《从学校到我家怎么走》、《农民如何犁地》等。学生的作文
平大幅提
。
孙富民、孙富华、孙富文的学习总不见好。孙富华尽留级,在新的班学习都只在七八名。见孙天主如此教学生,孙富华羡慕得要命,说教他的老师只会照本宣科。两课时上一课,拼音、造句、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在黑板上大板大板地抄。却已是以前全校公认教得好的语文老师了。孙富民呢,就在孙天主这班,毫无
步。既不好学,又贪玩,书不能读,字不能写。孙天主的课,他仿佛在用心听着。其他老师上课时,孙天主去看,见他或望着天
板
神,或在课桌下与同桌打拳。只要一背开孙天主,就傻
似地与其他学生又打又闹。数学学了半年,负五加负十都加不
来。孙天主每有空时,把各科都拿了考他,一考发现
本就没用心学。孙天主大怒,用脚踢,用柴打,打去孙富民只像一团面,既不
泪,也不吭一声。孙天主怒极时,不给饭吃,或赶他到外面去,他站在哪里,竟能站上一夜。终是孙天主也没办法。觉这人没有耳朵,因为说了不会听;又觉其没有脑袋,因为听了也不会想。孙天主不见他还不气,一见就气堵上
里。看看实在没
息,要打发他回家去算了。孙平玉、陈福英说:“这是个没耳
的人!都十七岁了,还不会想事。我们天天年年拿张嘴背在
上。说了这么多年,仿佛一句话都没有说。搞来搞去倒是他不气我们气。气得没办法,只寄希望于你回来以后,由你带着他,让他看见你怎么刻苦,又看看富华如何好学,然后会不会改。既然你都对他无法,那我们更无办法。你打发他回来,我们也对他无办法。再怎么混,也让他在学校里混算了。这样别人不知内情,还以为他行。这样既给他遮遮羞,也给我们和你遮遮羞。如果打发他回来,那连他、连我们、连你都要被人耻笑。别家考不起中学的,拿钱都要买
去读。哪有他这样的好条件?要是他会想事,他就会明白这一切来之不易,好好读书。这下你当了老师,倒叫他回家来,别人怎么看?再等他在学校混两年,看他会不会想过味来。”
富民二人每回家去,孙天主就在学校里担心二人到家没有。第二天天明,就又为二人悬心从家回来的路是否会什么问题。看看总不见来,就焦躁起来。既瞎想二人会不会被汽车碰着,又瞎想会不会被狗咬着。总担心
孙天主同时觉到当家的滋味了。每次他的购粮证上一月的粮,去买了米来时,仅三五天,就被三弟兄吃光了。孙天主几乎都在朝荞麦山街上去买米。在孙天主当了老师后,陈福宽说当了老师,至少要有个单车。于是在昆明买了辆单车带回来送孙天主。孙天主每天骑了那单车到荞麦山买米。孙天主本就不习俗务,粮袋放在后面架上,扎也扎不好。路上袋被后
磨通了,米
了
来。孙天主只得解了扛着走。有时单车
爆了,孙天主就骑瘪
胎走。不久全乡的人都知孙天主不会过生活。
于是只好由他在学校混着。但他在学校混,往往使孙天主成天心不得宁。这日孙天主去荞麦山邮电所投篇稿件。自习课无老师,孙富民以为得自由了。和几个量小的学生提倒腰。他两手将两个学生倒倒地提着。随后他就自己站定,叫那些学生来抱他。有时抱他起来,有时抱不起来,他都哈哈大笑。孙天主回来,见他如此,走去将他耳朵拧着,拖到讲台上就打。说:“蠢猪,你不见我每天读多少书、写多少字吗?我何时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我给你
榜样你都看不见?你到底要我讲到哪一天,说到什么时候?书上有的我向你讲了,书上无的我也向你讲了。写下来是一
书了,还要我向你怎么讲?”
但仍是无用。孙天主无论白天黑夜,埋苦读。孙富民呢,十天读的书无孙天主一天读的多。论写的,孙富民十天的作业、作文等,不如孙天主一天写的多。但孙富民仍不会省悟。这日孙天主到荞麦山买米回来,见孙富民正与几个学生打闹,被几个学生追着。孙富民边跑边回
笑。孙天主刚
校门,孙富民就已跑到孙天主面前,
却还向后看着。孙天主伸脚在他前方一绊,孙富民还向后笑着的“咚”的一声倒下地去,半日爬不起来。
上脸上血
来了。孙天主又气又怒,只得带他到学校医务室去包扎。一时孙天主气得
里
大气,鼻里
气。如此又气又恨,孙天主仅半年就觉气够了,再也忍受不了这
折磨了。但又无法解脱。日日受此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