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幸福的,还是那些家
的有钱的男生、女生。有钱的男生大把撒钱追女生,一追就到手。而这些穷“诗人”呢,多是农民
弟,包里没
儿,只能卖虚名,忙半天空费劲。偏那些长得漂亮的姑娘,都是
女。这些富裕的女生才不把农民
的穷“诗人”看在
里,她们也庸庸碌碌,反正混日
,并不想当“诗人”她们看得上的,还是那些也不当“诗人”的纨绔
弟,这些人有风度,有钱,也长得雄壮,又会踢足球,也因
中时代勤于
练,
于恋
,会玩
情游戏,比那些只会写臭狗屎一样的诗的“诗人”们厉害多了。
班上有两三人,是从民族预科班升上来的。他们先在这里一年,知此中情形了。学校有个文学社,就叫乌蒙。他们先也学着写新诗之类。这下就在班上写诗。但写者也不多。渐渐地孙天主也就知那乌蒙文学社,是几个中文系三年级、二年级的学生在撑着。这几人在一些刊
上发过一两首新诗,就成为“著名诗人”当社长或主编。还有写几年都不得发表一首者,就在这文学社的刊
上发上一两首,也成了“诗人”凡是“诗人”都有
分女生会崇拜的。“著名诗人”者,崇拜者更多。社长和主编们见哪个姑娘长得漂亮,就去发展那姑娘当“诗人”趁机谋取好
。就像社会上某个组织、团
的领导见某女漂亮,去发展其为成员一样。
学生呢,孙天主一到校,就想找个同同志,却找不到。是中文系的学生了,却连作文都不会作。全班六十人,写个千把字的记叙文能不
错的,只占百分之二十。能写好个说明文的就更少。孙天主想:能知
读中文系为个什么的人,怕不到百分之十吧!课堂上,每见全班学生规规矩矩,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埋
记“笔记”却不看自己的课本上一切早有了,孙天主就想哈哈大笑。心想:蠢啊蠢啊!中国的大学生,蠢啊!有的课堂上记不赢的,下了课才找同学的笔记来补上,在宿舍里伏在箱
上,苦得可怜。孙天主就怜惜不已。
对师专是不是大学,乌蒙师专的师生定义的是:“乌蒙师专是世界最日脓的大学”意思呢,这就是大学了。反正老师也自卑,学生也自卑,就夸大其辞以获自尊,乌蒙师专再日脓,也是最丑的大学嘛!反正是大学,就行了,我在这大学里教书,在这大学里读书,还是有
自豪
的。有人呢,就自大狂妄了,说:“这是乌蒙大学。”还有的委婉说:“乌蒙最
学府。”一提到“最
学府”那这级别就
啦!孙天主见老师如此,学生如此,就觉可怜。这学校是大学又如何,不是大学又如何呢!关键不在学校,在人啊!但如是想的,有几人呢?
孙天主一到校就埋学习,劲
十足;但压力不是没有,而是很大。乌蒙海
,两千来米,又极空旷,天气冷极了,比海
三千米的法喇还冷。一
冬天就下雪。打饭吃时,一碗饭打到手,还没吃完,碗也冰到要将人的手指冰落下来了一样。他穿的衣单,没有
衣,也没有
,他是如今始见人们冬天穿
衣
。冷得无办法,他在教室里时,咳起来了。多加件把衣服,无济于事。要用意志克服那咳声,也不容易,那东西本
就不是用意志能克服得了的。
咙要咳,意志起什么作用!但他一辈
迷信意志,认为意志能战胜一切。所以就用意志与之斗争,但失败了。他咳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频,搞得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下一节课,他就跑回宿舍,
脆睡在被
里。他想写信让家里带
钱来,买件
衣,又想家里大不如前了。要是前两年,买什么都好办,
都在,
多家里卖条
或
,就一切都解决了。而
都死了,如今家里已
打成六十分!”就将孙天主的古代文学成绩打成六十分了。其余不及格者却被他罚去补考了,孙天主惟一例外。孙天主想:哦!还有这好事啊!写作课也是这样,老师将其他学生都揪去补考了,惟大笔一挥,即将孙天主的打及格了。
学生当中也有忙争个官当的。班长、学生会主席、团委书记,都很积极。因为官当好了,以后优秀班、优秀团
等,都是有好
的。或可以升本科,或可以分工时得照顾。有的学生,埋
苦读,
当三好生。三好生以后也可以得到推荐。所以笔记好好地记,课好好地上,考试前好好地背,考场上努力作弊,提
成绩。这样的人占三分之一许。其余的呢,反正过混,六十分万岁,三年毕业分到某个中学,当上教师,领到工资就行了。
班上这几人当不了乌蒙的社长、主编,就来约孙天主办个文学社,自己当社长、主编。孙天主写古诗,古诗不合当今
,是“历史的垃圾”该抛弃了。孙天主答应,但自忙自己的。他们就办了文学社,当了主编、社长,开始以此为鱼钩,钓姑娘了。去发展班上姑娘呢,那些姑娘多半不想写什么诗,也不想当什么“诗人”不免碰一鼻
灰回来。想当“诗人”的姑娘呢,虚心来请教了,但又不漂亮,不中先前的“诗人”们的意。所以“诗人”们很费劲,收效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