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机制的转换,只有负担解除了,国有存量资产才能从旧体制下解放出来,流动起来,提高存量资产的效率,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考核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以及对国有企业资产的重组等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萧宸看着王昆:“哪三大负担?”
“第一个是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状况。我曾经结合一些统计资料,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办社会的基本情况,发现东北地区企业最重的历史包袱就是企业办社会。资料显示,2002年末东北三省共有国有企业办社会机构7183个,年末职工人数491000人,企业补助经费为153。8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在东北总共有企业办社会机构3476个,职工30。7万人,企业补助经费为129。86亿元;地方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3707个,职工18。38万人,企业补助经费23。94亿元。可见东北中央企业办社会经费相当庞大。”王昆很清晰的记得这些数据,看来是花了真工夫的。
萧宸想了想,说道:“关于解决企业办社会负担,我目前也只能给一点原则上的建议:一是统一思想,明确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的目标要求,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二是按照十一号文件精神,选择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作为试点,同时有步骤地分离大企业的办社会职能。三是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确定纳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范围的机构。四是进一步明确分离社会办社会中地方政fǔ和中央政fǔ的责任,分析责任难点。五是分离的重点是企业办的中小学校及医院。六是中央财政对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区分不同情况给予支持。七是在分离过程中有些政策限制可以放宽,或给予相应优惠。八是分离工作要与其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九是分离过程中要明确职责、加强领导。”
王昆一边听着,前面副驾驶座上王昆的秘书却是已经录音了,萧宸说得太快,他纵然行笔如飞也写不下,只好开录。
王昆则说:“第二是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多余人员负担状况。我以祥林省为例说一说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多余人员负担。目前我们祥林省下岗再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已高达8。9%,大大超过祥林省从业人员占全国2%的比例。国有大中型企业需关闭破产146户,涉及职工20万人。有51。4万下岗职工需处理劳动关系,需补偿资金和偿还拖欠职工债务资金66。7亿元左右。我虽然不想承认,但也只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祥林省目前就业和再就业矛盾突出,社会保障能力较弱。”
萧宸摸了摸下巴:“关于解除人员负担的途径,我觉得主要还是要实行人员分流,要由带钱分流、下岗失业转为划出资产,带资分流,上岗创业。有三个原则:一,凡是改制企业有国有股、职工又继续就业的,就由改制企业继续保留固有职工身份,续接各种社会保险,而不解除劳动关系。二,改制企业员工需要有偿解除劳动关系的,可将一部分企业资产转为职工股份,职工持股在新企上岗。三,外商和sī企购买国企产权,由购方安置职工的,可相应冲减企业净资产。或减免土地转让金,或按国家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等给以补偿。”
王昆看见秘书已经记录下来了,也就不多纠缠,只继续说了下去:“第三个就是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状况。现在的情况是,东北地区存在困难企业多,债务负担重的严重问题。辽、黑、吉三省地方国有企业2002年盈亏相抵后均为净亏损,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已难以生存。从企业破产情况来看,东北地区1507户国有企业中规划关闭破产企业428户,涉及人数95。4万人,拟核销银行呆帐492亿元。东北地区中央监管的三级以上企业中资不抵债的困难企业104户,有相当部分要实行关闭破产。”
“这个确实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前段时间我正好在读经济学博士,算是为了理论结合实际吧,我重点研究了国有企业资产和债务重组问题,针对其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以下几条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