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57章蓝藻危机(4/6)

萧宸只好又想别的办法。

用机械挖掘底泥的方法从理论上是可以根治湖泊蓝藻污染,但这种方法是要将全湖淤泥全部挖走。显然这种方法是不能在太湖和滇池这样的大型湖泊实施,其所要花费的巨额资金是任何政fǔ部门都难以承受的。此前,潇北东湖中的一个水果湖,面积只有0。14平方公里,挖走全部淤泥就花费了2000万元。由此可见,这种方法并不现实,即便吴城有钱,也经不住这么玩,太湖可比那小湖大上万倍了。

于是萧宸紧急召集全市相关专家连夜开会商议,结果有倒是还有一些应急的做法,如引长江水冲洗太湖或巢湖,将污染一冲了之,可以得到暂时的缓解,但那仅是将污染转移到近海而已,由蓝藻变成褐藻,由水华变成赤潮,最终污染没有治理,反而愈演愈烈。

萧宸也知道,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源头控制,如果污染源得不到控制,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切断工业、生活污水、农田氮、磷等污染源,使水体流动起来,但问题是,知道不等于能办到。

第二天赶到吴城的一批京城相关领导和专家里面,有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司长曹英民,他很坦诚地告诉萧宸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蓝藻水华问题,仅靠技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说,技术只是治理的一个方面,预防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根治蓝藻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这里有产业结构的问题,也有环境管理上的问题。如果污染源能够得到控制,那么技术还是有效的,但如果污染源得不到控制,则技术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萧宸默然不语,控制污染源,说来倒是容易,动动嘴皮子而已,但真要做起来呢?他萧宸倒是有胆子一下子砍掉吴城几百家污染不达标的企业,可太湖并不只是吴城所有,邻近的梁溪、延陵不说,好歹还是江东的,可再往南去,却是到了江南省了,这事情可怎么好办?其实太湖始终治理不好,本来就有各省各市互相推诿扯皮的原因在里面,就说吴城和梁溪在蓝藻上就经常争执,梁溪说他们的蓝藻是吹东南风的时候从吴城吹到他们那里出的,而吴城则列举事实,证明每次都是梁溪出了事吴城才跟着倒霉,所以是梁溪治理不力,不关我吴城的事…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省委省政fǔ那边只好各打五十大板,责令双方“齐抓共管,共同督导”结果问题依旧。

曹英民司长却没考虑萧宸的难处,他是个技术型的领导,只是按着自己的话头说下去,告诉萧宸,科学的治理措施是:下大决心,采取强有力措施,切断工业、生活污水、农田氮、磷等污染源,使水体流动起来。待污染源中断后,尊重自然的选择,实行生态自我修复,仅辅以必要的人工治理措施即可。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绝不能靠单一技术,要靠包括技术、法规和管理各个层面的综合措施。

面对依旧沉默不语的萧宸,他却颇为兴奋,可能是认为萧宸正在仔细思考自己的话,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能力终于有可以用到的一天了,所以继续侃侃而谈,他强调说:只有控制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并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去除水体中和湖底淤泥中生成蓝藻的基本营养源,恢复水体生物的食物链与湖水的生态修复功能,让湖水自净,才能让技术发挥效用,从而根治蓝藻。这需要市政工程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管道,以便将污水全部通过污水管道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必须要求有关企业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要求排放的废水必须达标。甚至对于一些生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和资源浪费严重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关闭。

事实上,实现这一目标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