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你们一个空军政委,一个海军政委。我叫你们来武汉,是让你们保证主席安全。一个保证天上,一个保证水上,谁那里出纸漏,我找谁算账!”
余立金和李作鹏不由得都挺挺身,好久没有这种“上战场”的感觉
一九六七年七月十七日晨,武汉东湖宾馆百花园一号。
周恩来早饭后对杨成武说:“今天你参加听听。”
东湖在武昌市东郊。碧波万顷,渔舟荡漾;港汉交错,称九十九弯;大湖之外连小湖,小湖左右又连湖。南岸山峦吐秀,东岸丛林飞翠,北岸获芦含碧,西岸亭台楼阁。杨成武从百花一号驱车去梅岭一号,一路“丛林飞翠”远眺九女墩。湖光阁、磨山,彼此相望,互为映衬;山容水貌宽荡胸怀,不禁消去几分隐忧。
“主席呀,你暂时还不能游泳。”杨成武一进梅岭一号,就给热得淌汗的毛泽东泼冷水。“现在游会惊动整个武汉。是不是晚上几天?”
“一整年”毛泽东将沾在湿漉漉的皮肤上的衬衣用三根指头拎起来,轻轻扇动,不无抱怨“一万人游泳,才动了这个念头。又出了什么事?”
“我跟汪东兴、郑维山准备码头和船,沿江看了看,还是安全问题…”
“一路都听你们说,连个鬼也没有扒车!”毛泽东动气整天听到的是安全问题,连火车也坐不稳,都说红卫兵到处拦车扒车,他可一个也没遇上。
杨成武不急不忙陈述理由,决定他态度的是职责,而不是领袖的情绪。
起于青苹之末,掠于秀木之梢。丰富的斗争阅历使杨成武有一种特殊的、只属于出类拔萃的军人的敏感。从到达武汉那一天,他就暗暗觉出一种风暴到来之前的特殊预兆。再见到谢富治和王力,再接触一下武汉军民,再看看王力带来的“北航红旗”的四名“小将”他料定这场风暴是免不了啦!可是,特殊的环境和形势下,他又不能直接据此发出“气象预报”只能另谈理由。
他做了一些应急准备,比如下令机场打开后门,以备前门万一被堵,可以从后门登机。他与汪东兴、郑维山坐船查看了长江水。他的秘书张忠庆是白洋淀人,一身好水性,还下水游了一趟。上船后,天快黑了,好多人围住船看热闹,其中不乏红卫兵,一片声喊:“杨成武!这个是杨成武,是杨成武将军!”杨成武忙否认:“我不是。”红卫兵们喊声更高:“你骗人!你就是杨成武,我们认识你。毛主席接见红卫兵,你在吉普车上陪毛主席一道检阅过我们!…”
毛泽东第八次接见红卫兵,是乘敞篷吉普车。司机旁坐着汪东兴,身后两侧站立杨成武和谢富治,照片发在各大报刊,贴满宣传栏。现在陪检阅红卫兵的三个人都来了武汉,其中杨成武更显眼些,一下子就被红卫兵托出了老底。他没法解释,忙钻进汽车溜走
这次南巡是严格保密,是“微行”周恩来要求大家不得暴露身份,杨成武就用这个理由来劝阻毛泽东:
“主席,连我都一下子就被认出来了,如果是你去,更一目了然,全武汉的人都会往江边拥。”
毛泽东张张嘴,没有马上说出话。他要游长江,并非只是“天下的水只有武汉好”也不仅是“一整年一万人游泳,才动了这个念头。”这里有政治。“大海航行靠舵手”“不管风吹狼打,胜似闲庭信步”不是总有人讲“到了斯大林晚年”我还在游长江!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就是政治。
可是,他毕竟不愿过早暴露,过早轰动。那样不利于“微行”不利于他的调查研究,把握真实情况。
“要推后几天?”毛泽东松开拎着衬衣的手。
“或许要一个星期。”杨成武认真回答。
“那好吧。”毛泽东沮丧地摆了下手“只好如此”
周恩来赞赏地朝杨成武点点头,去毛泽东身边坐下。
郑维山、余立金、谢富治和王力等人已经陆续来到,各自找位坐下。从七月十五日开始,每天上午这些人到梅岭一号向毛泽东汇报华北、中南、西南的问题,下午由周恩来在百花一号召集武汉军区的领导及驻武汉部队师以上支左单位的负责人开会,听取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