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国有疑难可问谁(4/5)



上海警备区副政委方中锋汇报:

“国家现在的困难严重,许多地方饿死人。我们的战士多数家在农村,亲友没饭吃,农村干部作风不好,强迫命令,捆人打人,有的战士对此讲几句‘怪话’,有些连队干部就认为是反对三面红旗,还根据战士的思想情况,把兵分成三类,有的甚至被划为落后分子…”

“乱弹琴!”贺龙面容严厉,说话声音却缓慢沉重。除非是大会上讲话,他平时谈话很少高门大嗓:“说几句‘怪话’就能算落后分子?人家是讲实情嘛。现在才二月,南方五月小麦登场,北方要到七月小麦才登场,困难还在后面呢,后面怪话还会多…”

罗荣桓断然插一句:——在战土中个许划类,个准把说怪话的战士说成是落后分子,不能随便戴帽子!”

贺龙吸着雪茄,频频点头:“帽子不能随便戴,大了不好,小了也不好,戴得不好就不舒服…逼得太厉害,矛盾会激化,甚至铤而走险,不利于部队的稳定。”

八日到杭州,十三日到福州,一路走一路下连队。十四日是除夕,除夕夜还在听汇报。这就是贺帅罗帅的工作作风。

那三年,天灾人祸,危机四伏“守四方”不好守。比如这东南沿海,台澎金马的国民党军不断派飞机人侵大陆,派特务和小股武装登陆渗透袭扰。

福州军区的领导说:“台湾海峡形势紧张,海防任务繁重,我们感到兵力不足…”

贺龙也讲毛泽东军事思想,但与林彪讲的不同:“要加强海防,首先你们大军区领导的屁股要坐到人民武装方面来,不要只抓部队那几万条枪,要用百分之六十的力量去抓民兵那几十万条枪…不懂得这一条,也就没有真正懂得毛主席思想。”

罗荣桓一句话便说明了分量:“现在海防主要靠民兵防守,这是个战略问题,不是个战术问题。”

当时中国的海军不足小拇指大,海防主要靠民兵,两位元帅一点没讲错。

年初二,贺龙与罗荣桓又出发了,下连队,一直下到与国民党军炮战的前沿阵地…

这一趟,贺龙走了两个大军区、四个省军区和警备区。他的警卫参谋王金水说:“贺老总一路走,一路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别说一路风餐露宿不休息,这一年也难得几天休息毛主席叫他守四方,他就巡行四方不休息。”

一九六二年中国不太平,经受三年的严重困难,全国元气大伤,所有的故人都看中了这一点,抓住机会行动起来。

东南告急:台湾国民党军称“反攻大陆千载难逢的良机”开始武装窜犯,并有美国的第七舰队做撑腰;

西南告急:印度调兵遣将,侵入中国境内,喜马拉雅山上开始流血;

东北告急:苏联也不肯坐失良机,几十万大兵压境,不断制造边境冲突;

西北告急:在苏联的煽动和怂恿下,一场暴乱正在悄悄酝酿,快要爆发…

严峻时刻,林彪又病此后几年,再没出席过一次军委常委会议。

贺龙的办公室,四壁挂满军用地图,桌上、椅子上,有时甚至地上也摊满了军用地图。这里烟雾弥漫,雪茄烟一口接一口喷出,似乎为了提醒自己四方狼烟滚滚,共和国正面临一场严峻考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