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心死,好好端端,这是图什么呢?总归一句话,这孩子心志过高,你们娘儿们在外儿,他有些看不起。”范氏道:“凭她这块臭骨头,也要看不起人,让她打听打听,我们家里头没那德行。”这一句话,气得瑞氏心里,不由发火。当时娘儿两个越说越急,春英挟在中间,也不好插口。范氏道:“您不用袒护她,等着事情出来,您就堵嘴了。”瑞氏亦嚷道:“你说什么?你不用横打鼻梁,自充好老婆尖儿。要说孩子,我可以下脑袋,难道说婆婆养汉,娶了儿媳妇,也得随着养汉么?你心里的坏杂碎,一动一静,不用瞒我。狗肚子里,能出多少酥油。就是吃盐吃酱,也比你懂得多。”一面嚷着,连把刁老婆、臭老婆、天生下三滥的话,骂不绝口。范氏中了肺腑,又当着春英在旁,不由得羞恼成怒,天呀地呀,放声哭了起来。春英也不好劝解,只把瑞氏搀出,一手扇着扇子。口中叨念道:“这是个什么,为个臭老婆,你们娘儿俩,也值得伴嘴。这可是无事生非,放着心静不心静,人家出分子,坦坦实实的。我们在家里吵闹,您说有多么冤枉!”瑞氏道:“我的两只眼睛,都要气蓝了。你们别昏着心,拿我当傻子。平常我不肯说话,原是容让你们,谁叫是我的儿女呢?我这里刚一张嘴,你们就哭啊喊的不答应。以后我该是哑吧,什么也不用说了,只由着你们性儿,哪怕是反上天去呢,也不许我言语。”春英央告道:“得了,太太,您少说几句罢。大热的天气,何必这么样起急呢。”范氏坐在上房,连哭带喊道:“您不用排斥,等她晚上回来,咱们再算帐。”春英忙拦道:“您也别说啦。左右是她的不好,无缘无故的翻翻什么。她若是常日如此,捶打她也就完啦,没事费什么睡沫。”一面说着,自己提了石锁,拿了芭蕉叶扇子,出门找了同志,跑到宽敞地方,抛掷一回。连出了几身透汗,直闹到日落西山,方才回来。
晚饭之后,春英身体较乏,躺在席子上,呼呼睡去。忽的门外头有人拍门,又有二正的声音,二妈妈的乱嚷。范氏忙欲出迎,早见文光、二正从外进来,阿氏随在后面,紧锁着两道蛾眉。望见范氏出来,迎看请了个安,又道大舅家里,都给二妈道谢。范氏瞪了一眼,不作一言,忙叫二正道:“你把衣裳脱了罢。大热的天,不看握出病来。”又喝着阿氏道:“瞧瞧你们爷去,头朝里躺着,不看热着,把他叫起来,叫他搭铺去。”阿氏连声答应,看看范氏脸色,不知是哪儿来的气,只好低头忍耐,惊惊恐忍的换了衣服,又倒茶温水的闹了半日,然后把春英唤起,到自己房中,打发春英睡下。不必细题。
此日是五月二十七。到了三更以后,凉风儿一吹,文光、范氏等俱已睡熟。瑞氏躺在上房,因白日文光去后,婆媳闹了点气,由不得忍前想后,怕是日后范氏因为今日的事,迁怒孙媳身上,所以心里头郁郁不舒。翻来覆去的,睡卧不宁。正自烦闷之际,忽听院子里,一路脚步声音,又听阿氏屋中哼哼一声,有如跌倒之状。瑞氏说声不好,恐怕月黑天气,夜里闹贼,伏枕细听,街门咚的一响,似有人出去的声音。瑞氏急嚷道:“春英,你睡着了没有?”连嚷了两三遍,不见春英答应。又听院子里,登登的木头底儿声响。瑞氏忙问是谁?又听范氏的屋门,花啷一声,有文光、范氏的声音。瑞氏又问道:“外头什么事?你们出来瞧瞧。”话未说完,所得范氏嚷道:“老太太不用问了,大馒头堵了嘴了。”又听文光出去,接着嗳呦了一声。瑞氏不知何事,忙的爬了起来,问说何事,急忙开了屋门,见范氏披头散发,手提油灯。文光挽着裤子,两人站在院内,各处逡巡。瑞氏惊问道:“什么事这么惊慌?”范氏冷笑两声道:“您不会瞧去吗?逆事是出来啦。”又看文光脸上,犹如土色一般,两眼落泪不止。因听厨房里,水缸声响,二人忙的跑过。范氏急嚷道:“了不得,留个活口要紧。”瑞氏猛然一惊,看着孙媳阿氏,例着身子,浸在水缸之内。文光切齿道:“吵哟,要我的命哟。”说着,急忙跑过,抱着阿氏之腿,急为捞救。范氏放下手灯,也来帮忙。瑞氏不知何事,吓得失声哭了。范氏咬牙道:“我看你就是这样吗。”急得文光跺脚道:“嗳呦,不用说了。”说着,尽力一提,把阿氏倒身抱起。叫范氏扶着两肩,先行控水。闹得合家大小,全都闻声而起。瑞氏站在一旁,想着孙子媳妇,因受二婆母之气,以致投缸寻死,料着救活过来,亦无生存之理,不由得嚎啕痛哭,把乖乖宝贝的喊个不住。又念道:“孩子命苦,不该寻此短见。你若死了,可在鬼门关儿等我,我也跟你去。豁除这条老命,我也不活着了。”急得范氏嚷道:“你瞧瞧应了我的话没有?您别瞎扯啦,早要依着我何致于出此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