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长发,灯光下光泽雅亮,摸上去既柔且顺。昭明帝道“前儿我照镜子时,见竟有白头发了。”
“陛下每日朝事繁重,操心的事多,这也是难免的。我于后宫,也就是与女眷们说些吃吃喝喝的事儿,日子悠闲,自不能与陛下相比。”谢皇后道“明儿叫院使给陛下把把脉,看熬些首乌汤,也是补身子的。”
“无妨,喝不喝的,咱们也老夫老妻了。”昭明帝愁的也不是白头发的事儿,他道“唐相今日又来劝我了。”
谢莫如道“陛下若是不答应,他是不是要内阁联名上书了。”
昭明帝道“何必要走到那一步,倘要到内阁联名的地步,唐相没了退路,咱们这里也显着不好,朕再劝一劝他吧。”
谢莫如道“我始终觉着,行云还活着。”
“你是担心段四海扣下了江伯爵与冯飞羽二人?”
“那不至于,段四海想营救妙安回国是真心的,如果段四海不是真心,根本不提此事也罢。”谢莫如道“只是,若行云还活着,我们一旦交出妙安。段四海见到他二人,必然不会留情的。只要妙安在帝都,那么,段四海就会帮着咱们寻找行云。纵是他帮不上忙,起码,见到行云不会下杀手。”
昭明帝思量片刻,道“我来与唐相说。”
唐相气得要辞官。
他并不是那样激烈到鱼死网破的性子,但江行云之事,实在太过荒唐!
整个国家要为着一个死了的人,置邦交国事于不顾。
尤其,帝王还一脸诚恳的跟他解释,万一江伯爵还活着,然后我们不能答应四海国条件的种种理由。唐相去李九江那里说话,怒道“你说,皇后娘娘平日里多明白的一个人,怎么就在这件事情上不松口哪!怪道都说妇人误事,头发长则见识短!”
“唐相是说皇后娘娘见识短么?”李九江斟了盏苦丁茶给唐相下火。
唐相轻呷一口,长叹道“儿女情长啊!”又表示不理解“你说,皇后娘娘这是怎么了?我对皇后娘娘素来只有敬重的,皇后娘娘可不是会置国事于不顾的人哪。九江,你说皇后娘娘这是怎么了?”
李九江问“倘唐相与江伯爵易地而处呢?”
唐相毫不犹豫“若我与江伯爵易地而处,我愿意陛下以国事为重!”
李九江道“唐相不是外人,我们皆是跟随陛下多年的老人了。您也是为了朝廷,不然,不会说皇后娘娘的不是。但,倘为此事与帝后生隙,唐相也当知疏不亲间之理。咱们,毕竟是外臣。帝后才是多年夫妻啊。”
“我自知江伯爵此事对得起我自己的良心!”唐相为内阁道辅,亦有自己的坚持。
李九江道“李相有李相的用意,约摸帝后也有自己的用意。唐相既认为陛下是因皇后娘娘之故,故而不肯答应妙安师太之事。既如此,何不亲自求见皇后娘娘?唐相有什么话,尽可与皇后娘娘亲自来说。如唐相所言,皇后娘娘亦是明理之人,只要唐相所言在理,也并非不能打动皇后娘娘。倘皇后娘娘有什么自己的原由,唐相也不是不能理解。如此,坦诚相谈一回,四海国之事暂不好说,可彼此起码不会留下嫌隙。”
唐相知李九江此言真心,做内阁首辅,自然是一人之下,但,内阁首辅,如果与皇帝关系不好,那也是做不长的。昭明帝是个宽厚贤明的人,这位帝王自登基以来,对朝事对国政,一向很有见地,对朝臣亦是信重有加。但,昭明帝有一样,他同样信任谢皇后。
谢皇后对昭明帝的影响力之大,自此次江伯爵之事便能知晓一二。
唐相若想将首辅之位一直坐下去,他是不能太过得罪谢皇后的。
毕竟,谢皇后可不是没有手段的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