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七节(5/6)

,也刚开始历史。可谓当时任何民族均难望汉民族之项背。六百年的封闭落后,愚民政策,成了如今的境地。葡萄牙、西班牙、英吉利、法兰西诸民族的子孙布满世界。而百分之九十九的云南人从祖先跨进去。再没走出云南一步!直到今天。多少人仍在云南的山里默默而生,默默而死!”天主想讲自己今日才得坐电梯,前十几日才得坐火车,至今只见了珠江水,未见过大海等,但终没讲了。接着说:“天下独步的明王朝后来有了规模壮阔的西洋之行。郑和七率船队,到达中东和欧洲。这也补充显示了其国力的强盛。这正是世界历史面貌彻底改观,各种势力逐向世界中天的前夜。中国万事俱备,条件最足,然而日趋腐朽没落、愚昧昏聩的明王朝却与此巨大的机遇无缘。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我们通过读历史、论人生,知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尚如此,更何况国家与民族。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开拓、不断走向远方,不断向最辽远处去探索、去追求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郑和当时有能力一直循非洲东海岸南行,发现好望角,北上到达欧洲。也再有能力像他身后几十年的哥伦布,到达美洲,有能力从亚洲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甚至可以完成环球航行。兼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之功于一身,收发现之业于中国。然而这是一个腐朽的王朝,视活泼的思想、敏锐的观念如大敌的王朝。当葡萄牙、西班牙这样的小国在世界大洋间驱动了历史的风云,划开了世界发展大潮滚滚巨澜之际。明王朝不是向外开拓,而是已向内走得很远了。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当年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终于沦到了半殖民地的田地。当年的大都会,堂堂的应天府,成为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之所,成为中华三十万儿女惨遭毁灭的大屠场。当年高冠博服的南京贵族后代手持牧鞭在乌蒙山上,金沙江畔,而目不识丁。强大的东方衰弱了,弱小的西方强横了。当年富贵的贫贱了,文明的野蛮了。当今云南的山里,多少当年苏、赣移民的后代,在当今世界其实已是最愚昧、最贫穷的一类人。

“即使明成祖不能深谋远虑。明王朝无人高瞻远瞩,郑和没有勇著先鞭,错过了地理大发现,社会大变革的伟大机遇。但几十年后,葡萄牙人来到澳门,荷兰人来到台湾,中国却连学人家的气魄都没有,没有人勇闯欧洲,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传教士接踵而来,中国却无人去欧洲传播学术。留意明代西学东渐的势头。我很为中国人创造精神之缺失、为整个民族的庸愚化感到悲哀,西人能来,路径已通,东方人就何不能西去呢!

“世界无它,开放而已、改革而已、自强而已。封闭的民族,永远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我一点不自卑而是很客观地说:六百年的历史,是西方世界驱动的历史。真叫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这推动历史发展的主流,不是西方人而能是你中国人?悲哀之心盘踞在我的心头。我在想,中国古代的辉煌,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体会到它的荣光。使我们激动、振奋,有民族自豪感、有慷慨之气、有傲迈之心。而假如明朝以来的六百年间,我们也像西方一样波澜壮阔地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奋进,在我们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领域都产生一些像西方一样震聋发聩的伟大名字。我们今天的骄傲之心、豪迈之情会当何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