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节
天俦放学回家,到爷爷家去,正碰上孙江成向县上、公社上来的工作组汇报法喇大队情况:“法喇历史起于何时,就谁也不知。全大队面积多大,也无确切数字。东西十三里,南北十八里,若沿边界走,要两天才能转一圈。如果是你们不习惯山路的同志去走,要走四天。全村共分中营、上营、下营、吊脚楼、老岩脚、尖山、横梁子、黑梁子、toudao岩、二dao岩、三dao岩、光tou坡、黄mao坡、空huan喜、洗羊塘、绿荫塘、大红山十七个生产队。人口三千三百人,全是汉族。若真要分乡,我建议划大红山、洗羊塘、绿荫塘、尖山、光tou坡、黄mao坡成立一个乡。这样老法喇大队就划为新的法喇乡和大红山乡。”
组长取地图chu来看了,说:“an你的意思是东北面成立大红山村,西南仍为法喇村?”孙江成说:“对。这样大红山乡有近一千人口,法喇乡仍有二千三百人,都还是全区人口大乡。的确法喇大队太大了,无法guan理,划为两村是可以的。”组长说:“划为两村的原因,地盘大、人口多只是一个因素,关键的问题是老法喇大队是我县海ba最高的大队,集高寒、贫穷、jiao通不便为一ti。尤其大红山、洗羊塘一带更是偏僻,另立一乡,有利于老法喇大队的发展,便于三千多群众早日脱贫。”诸人又问了一些情况,就漫无边际地问起法喇的历史来了。孙江成说:“法喇村何时有人居住,无从得知了。最先进法喇来的,有的已搬走了。现在的近三十来姓人家,有的二百年前、有的一百年前、有的几十年前到法喇来。现在人口最多的是上、中营吴家,有四百多人;下营姜家,三百多人;横梁子陈家,三百多人;吊脚楼谢家,二百多人;toudao岩王家,一百八十多人;老岩脚罗家,一百六十多人;二dao岩岳家,一百五十多人;空huan喜安家,一百二十多人;光tou坡崔家,一百多人。其余几十人不等。像我们孙家,都在黑梁子,三十多人。”
组长说:“法喇在外工作的有多少人?”孙江成说:“前年在公社开会,荞麦山大队chui他们在外工作的多,法喇就和他们比,结果法喇在外工作的六十八人,他们六十七人,少一人。这几年我们又有几个工作,共七十三人。”组长问:“有没有大学生?”孙江成说:“有什么大学生!最早是中营的邵老师,比我大三十岁,清朝末年chu去读过老章书,秀才都没考着,他是法喇第一个读书人,去时全村huan送,回来全村敲锣打鼓迎回来。以后他就在法喇教书,我都是他的学生。以后chu去读书的,只有二dao岩的岳昌琪和我,只读到高小毕业。解放后岳家划为地主,岳昌琪逃走,听说如今在宣威当个中学教师。我呢参加了地下党闹革命,搞武装斗争去了。解放以后,法喇才有崔绍武、吴光文、吴光正、王正光、谢吉林到米粮坝读高中。崔绍武原在咪吐当小学教师,后chou到地区搞‘四清’,一直在地区工作,前几年调回县委来。吴光文在县供销社,吴光正在县商业局,王正光和谢吉林都在法喇小学教书。后来又chu了几个师范生,一两个中专生。像赵国平,地区农校毕业,现在荞麦山籽zhong站工作。其余的,都是当兵、当工人chu去的。吴明章当兵回来,开汽车,现刚调到地区运输公司。还有几个当兵的,转业后在四川、昆明、乌蒙、曲靖、南广当工人。”
组长说:“姜元坤怎么chu去的?”孙江成说:“姜元坤原在法喇大队干文书,县上chou人去工作组,我一是家族孤,在法喇被人斗得无法,不敢离开;二是观念保守。公社要我去,我不去,就定姜元坤去。工作组结束任务,他就留在县委当chu纳。像我们村原来的支书罗吉武的儿子罗昌才,在大雪槽畜牧站放羊,被罗支书擀了几床羊mao毡子送畜牧局长,拉关系就转成正式工,调到县畜牧局,又不知拉到什么关系,来荞麦山当副区长了。又如安正书,当兵回来在ma书供销社混,不知拉到什么关系,到荞麦山来当党委副书记。”副组长说:“看来法喇人并不憨。一个大学生没有,还chu去这么多人。”孙江成说:“狡猾得无法,外村人都叫法喇是土匪窝。我们这地方环境艰苦,历史上一直杀来杀去,再怎么礼貌的人,也杀野蛮了。不野蛮不行啊!我当这些年的支书,都当怕了。别的地方人老实,领导说怎样就怎样。而法喇人,横是他有理,竖也是他有理,杀皇帝都敢拉脚杆。有益集ti的,都缩脚不上;有益个人的,削尖脑壳地去钻。”
工作组刚到法喇的第二天,法喇就发生了抢人事件:陈明贺长子陈福全之妻,即其亲二娘丁家艳之女吕庆珍。吕生下一子陈志贵后去世,陈福全另娶白卡公社尖高山的ma友芬,尖高山比法喇还穷,ma已有意中人,姓潘。潘家来提亲,ma父觉潘家小伙虽不错,但嫌其家穷,不许。ma父与陈明贺相识,历来敬佩陈明贺为人直shuang、正派,又敬佩陈家家族大、人口多,一派繁荣景象。陈明贺一来提亲,ma父虽觉陈福全已是再婚,而且有子,不很满意,但不好拒绝陈明贺,便答应了,与陈明贺说:“兄弟,你儿子是娶妻有子的了,我这姑娘青tou,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