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点声音:“二、党务公开有效地促进了党的各项工作。
正如有的干部所说,‘公开是约束,是压力,更是动力。’公开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通过推进党务公开,取得了党内民主发展、党内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改善的良好效果。
党内民主得到发展。党务公开,不仅给党员和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党内事务和党的干部真实情况的窗口,而且还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的平台,有效地实现和维护了党员的权利。“公推直选”制是在宿豫首先实行的一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通过公开选举产生的方法,由党员和群众先对拟任村支书进行差额投票,在有关人选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后,再按党章规定进行选举。这种选举方式较好地体现了普通党员和广大群众的心愿和要求。目前,宿豫全市实行这种选举方法的村级党组织已达100%,乡镇正职干部达60%。许多有群众基础的干部被选进了乡、村两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后,增强了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威信,形成了团结一心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党内监督工作得到明显加强。监督必须引入公开原则,使监督成为阳光下的监督。党务公开增加了党组织活动的透明度,使党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在**现象多发易发且大多呈暗箱操作特点的情况下,党务公开对权力运行首先起到了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作用。过去,领导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党员和群众缺乏了解。现在随着党务公开,人们不仅可以发表评论,而且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点题’提问。今年春天,宿豫对全市2476名党员干部进行了勤廉公示,其中群众提问2472个问题,信访投诉501件。有10名领导干部因此受到通报批评,61人被提醒谈话,12人被免职或调整岗位。处在这样的全方位监督之下,干部感到了压力。
为普通党员和群众参与决策提供制度化通道。江东各级党委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都把实行重大决策公示和征求意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决策规则、参与程序和决策结果都是公开透明的,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对决策提出建议和意见,最终由党委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出方案。这有利于引导干部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避免由于决策不公开而产生各种猜忌和误会,从而有利于使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正如有的干部说的那样,‘全部摊在阳光下,群众的猜疑少了,干部乱来的事也少了’家心气顺了,基层的矛盾自然也就大大减少了。”
他顿了一顿,等大家消化了一下他的话,才继续说道:“三、推进党务公开要处理好几个问题。
坚持与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相结合的原则。要特别重视并处理好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关系,既注意区分它们的差别,又坚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善于吸收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有益经验,借助有效渠道,在不断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
坚持反映民意、维护公正的原则。要更好地提升党务公开的工作水平,通过党务公开这个有效载体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协调和整合多元利益需求,进而带动整个社会更具有包容性,更加理性、文明,使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必须把建立和完善制度放在重要地位。制度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党务公开能不能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关键要看是否有一套科学的制度。当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