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32章天辰汽车二送900字(4/7)

吉利当时的情况,所以决定来不来吉利,赵福全用了更长的时间,足足一年。

“我回来不是追求舞台的大小,而是自己价值的发挥。舞台大,发挥的作用小,也没有意思。另外,我回国的初衷是做自主研发,这个要清晰。不会因为别人给的工资高了、级别高了就发生改变。做自主,还要自己能做主。吉利给我自主的空间更大了。”至于为什么离开华晨,赵福全闭口不谈。他说,华晨待自己不薄。但是“赵福全不属于华晨,属于社会。”

吉利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赵福全看来,都不算什么。“正因为有问题才是吉利,什么问题都没有不就是丰田了?”在他看来,吉利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优势:“企业要发展,就要有一个清晰的长远利益。汽车业投入大,周期长,如果没有这个,容易搞短期利益,那么做研发的人就会很累,也不会有什么成果。在吉利,李书福的利益就是试金石,是公平公正的度量衡。”

虽然赵福全说的很隐晦,但是萧宸的理解是,作为民营企业,吉利有制度上的优势。

印象四,第一次正式“约会”李问:“volvo怎么样?”赵答:“好啊。”李说:“我们把volvo买过来怎么样?”赵嘴上说:“那当然好了。”心里却在想:你凭什么去买呢?你知道值多少钱吗?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吉利真的完成了这次漂亮的跨国并购。如果说第一次约会时,赵福全对李书福和吉利多少也持有多数人一样的成见和偏见,那么随着对吉利和李书福了解的深入,他开始对李书福和他的创业团队钦佩起来。

“回国后,我发现,一个人什么都没有,还能把车造出来,这是水平!”赵福全感叹“我现在越来越悟出来一点,造便宜的车比造贵的车难多了!”

从参与英国锰铜的后期收购,到全程参与澳大利亚dsi变速器公司的收购,再到volvo的收购谈判,赵福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也让怀揣“回国发挥自己作用”理想的赵福全兴奋不已。

对吉利早期很多让外界非议的行为,赵福全现在也有了不同看法。比如说“山寨”赵福全说,本来能力就不强,还想干,不“山寨”怎么办?另外“山寨”短平快,有好处,不“山寨”也没人给你记功、发奖。所以本土品牌初期的“山寨”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但是,你看现在的吉利怎么就不山寨了呢?因为我们有了这个能力。”

本土品牌的进步之快,超出了赵福全回国前的预料,本土品牌乘用车的国内市场份额从零发展到现在已经大约占了半壁江山“这很了不起!我是祥林工大毕业的,当年教我的那些老师,连车都不会开。现在回老家,楼下停的很多都是我回国后开发的车!能够参与到这个事业中来,我非常幸运。这不是有能力就能干的,是机遇。”

但令他遗憾的是“一方面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接受程度还不够,另一方面,我们自主的能力还不强,还是缺少做精品的意识和决心。”

印象五“话虽然土,但都是大实话——大家都知道赵总比较土。”

萧宸当时就喜欢看对赵福全的采访。因为他的回答总是又朴实,又精彩。比如对“技术吉利”口号的质疑,他说“打8折都称得上”;比如谈到个人和团队的关系,他说“大家把你孤立了,还有什么意思?别说做事了,吃饭都会得胃病”…

一些记者也说,和他聊天,几个小时总是会一晃而过,他也从来不会在讲话时夹杂一些英文,或用一种古里古怪的洋腔调,而从来都是操着那种有浓郁铁岭风格的东北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