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民人人有份,却基本上谁都说了不错。现在你们这种改制模式会不会也产生企业人人持股,多数人都会觉得反正是大家的,对每个人来说责任感就会有所下降,也就会存在另一种层面上的产权虚位。那样的话,如果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还会需要进行二次改制。”
“企业改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稳定的持续发展,这就需要防止为了改制而改制,最终使改制企业出现了困境。”省发改委体改处副处长的孙钟林提出了他的疑问“改制后的企业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其它地方已经出现改制后的企业再次陷入新的困境,这就存在一个如果对改制企业进行监督和治理的问题。”
“小孙处长提出的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不是企业改制了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我们还要考虑企业的发展问题。”李正锋就孙钟林的想法进行了肯定,同时进一步提出“改制后企业出现问题后,我们政fǔ部门恐怕不能袖手旁观。怎么办,这就存在一个企业改制后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的问题,特别是如何确保改制后的企业建立有效的自我治理机制,如何防止改制企业的经营者不侵害一般职工这些小股东的利益,如何防止经营者转移改制企业的资产造成资产流失等等。如果防止出现上述问题,该怎么办?”
“李省长提出的上述问题我们也曾经有所考虑,大家也多次议论过。”黄龙市的国资委主任方申志马上提出了他们曾经考虑过的一些措施,在这里向省里的领导进行了汇报“我在前面提到了设立由职工和外来资本参与的这个新的股份公司,只是我们整个改革的第一个步骤,我们其实还有第二步,即新公司经营比较正常后,再由这个新的公司对原来的国企进行整合。我们提出在这个整合中,国有股还要保留一定的比例,一般占全部股份的20%左右,基本保持相对控股,加上普通职工的股份做到绝对控股。这样,我们市国资委就可以通过来监督改制后的企业合法经营,也就可以避免李省长说的可能出现的三方面问题。如果国有资本全部退出,一旦企业治理结构出现问题,从现有的公司法来说,国资委或政fǔ部门你不是股东,就无法对改制后的企业实施监督了,当然进一步加强对改制后的国有企业进行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了。”
“这样看来,这种改制模式既有优点也有不足。”李正锋进一步总结道“优点嘛,就是比较稳妥,不足呢,时间拖得长一些。”
“从法人治理机制来看,也有其优点和缺点。”柳茂根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优点就是新公司股东多、权力分散,重大决策会更民主。缺点正相反,决策的过辛会长一些,可能会使企业不易迅速抓住好的发展机遇。”
“这家国有中yào厂的改制由于产品市场前景较好,引入了新的投资者,为企业注入了新的优质资产”孙纲正又针对这家企业的情况,提出了新的问题“我市其它企业也曾经采用这种分两步走的改制模式,由于未引入新的投资者,改制企业职工股很大一部分是职工的经济补偿金,现金并不是很多。我们都知道,国有企业一个大的问题是缺乏资金。每家改制企业都会有多多少少的职工离开,那样就需要改制后的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这样就会进一步减少企业的现金,从而使改制后企业经营起来比较困难。”
“孙市长说的这种情况,我们先和yào业仍然存在。”这家国有中yào厂改制后的先和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于东海,看到孙纲正提到问题正是他们企业的最大难点,马上继续迎和着孙纲正的观点“我们企业的发展前景虽然比较好,但资金的缺乏已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由于已经改制后不是国有了,企业实力又不是特别强,银行贷款一般很难争取到。我们希望在座的省市领导帮助我们协调一下银行等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下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