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05章再临辽安之gao规格(6/6)

人这样讲,女人也这样讲。东北有些女人的确比较泼辣,什么话都敢骂出口。东北女人从小就被灌输人在外要厉害,要拔尖,不能吃亏。她们长大以后,再把这样的观念传递给孩子。一代代的东北人就都有了那么一点点霸气,一点点乖张,一点点动不动就想‘灭了谁’的威风。

有人说,东北不敢迈出第一步,也有人说东北人吃不了苦。但我要说,这个其实不然。闯世界对东北人来说并不是太难,难的是不敢迈出第一步。东北人没有特别的原因是不会轻易离开那富饶的黑土地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稻草窝,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就很滋润了,何况有‘野jī飞到饭锅里’的良好生存环境,让那些‘死逼无奈闯关东’的人们对大自然产生了与生俱来的依赖。

有人说,东北人太认死理,怕受委屈也咽不下气。他们可以用很长的时间承受一个失望、一个委屈、遭那么多的罪去讨那一点点公平,却不能也不敢放下自尊,到他乡去淘金,给自己创造一个命运。

有些南方来咱们东北工作的同志sī下跟我说,东北人表面彪悍自尊,实际胆小自卑。东北人的文化观念表层体现是彪悍、匪气、自尊,根深蒂固的则是本分、胆小、自卑。我听了以后很不舒服,因为我在东北工作了十几年,早把自己当做一个东北人了。但是这话我不知道怎么反驳,因为我心里清楚,这很可能是真的。我觉得这挺悲哀的。

更有人说,东北人爱讲义气,但正常的人际关系被含糊的义气取代。东北人动不动就会呼朋唤友教训对手,来者不问三七二十一就帮着开打,至于打出什么后果、能否承担得了则是另一回事。这哪里是什么义气!讲义气之人不愿言利。可是,该讲义气、该替人着想的时候,东北人反倒不仗义了。有人说,和东北人不能合作,他们做生意只算自己的账,自己的钱赚走了,不甘心,还要把对方的钱也要本利都拿走才痛快。正常的人际关系变成了一种含糊的义气,正当的游戏规则被感性取代。明明通过正常途径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在东北你要找人,要找关系,不找就心里没底,尽管找的人也可能帮不了什么,但一定要找。这种风气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权力的崇拜。东北人对权力的崇拜是难以想像的,无论多么蛮横霸道的人,在权力面前,都异常的乖顺。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没有真正有效的运行起来!

另外还有,人们都说,懒成了现代东北人的通病。肉体的懒惰导致了精神的畸形。在南方,到处是民工干活不惜力的情形,上次我去吴城,吴城的民工很多,我了解了一下,苏北的特别多,他们干活都很卖力,也不觉得卖力干活丢了面子!我觉得这个思想就是对头的,我们以前就说,劳动不分贵贱!而在东北,大家更愿意衣着光鲜,刻意表现尊贵而不屑选择‘下贱’的劳作;许多青年宁愿游走江湖、给人‘看场子’,用鲜血和生命去搏杀,以期一朝富贵,也不愿本分地干活,靠勤劳吃饭。还有人说,东北人越穷越好面子,甭管多大的事,只要你礼到了,话到了,他都可以放过去,不与你计较,讲一个豪爽,但若你让他在人前丢了面子,那就是你死我活的仇恨了,这叫什么事!

所以联系起来一看,我觉得吧,关于东北振兴,有两件事引人思考:一是如何诚信。特别是有的政fǔ都不讲规矩,那谁还敢信?二是怎么反思。如果说岭南、两江(本书的两江指的是江东、江南)的发展是计划经济影响小,东北比不了,那么东方呢,东方也可以叫老工业基地,看看东方人,他们说要站高一步、看远一步、思深一步,他们做事是坚持前瞻性、创造性、柔韧性相结合,他们充分吸取了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优点,为东北人树立了榜样。如果连这一点东北人都不愿意反思的话,我觉得中央即使给再多的政策和资金,东北也不一定能扶起来,因为毕竟一切的一切,都要靠人执行。东北人先要正视自己改变自己,才能不辜负中央政fǔ振兴东北的苦心。不能回避问题,包庇自己的结果只能是害自己。毕竟,振兴东北还得要靠东北人自己。”

萧宸听到这里“啪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如果说上次在看了北珠之后,自己只是对侯叔叔“经营城市”的理念感到亲切,那么今天听了他这番自我剖析一般的分析,才真正是感到了一阵敬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