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房都要到处借债,所以欠江大河他们这样的包工头的工钱也就在所难免。时间长了,他也扛不住了,他必须得给徒弟们给生活费,得给请的大工、小工开工资。家里的老人、老婆、孩子也需要他拿钱回去生活。
无奈之下。他只得带着他的几个徒弟到吴城市来讨生活。
初来吴城,他吃了不少苦。刚开始,他和几个徒弟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在建筑工地当工人当然是很辛苦,赚的钱也不多。可他江大河不是一般的民工,毕竟他是读个高中,在乡下当过包工头的能人。别的民工休息的时候。打牌、泡妞、喝酒的时候。他要么在看书,要么在看报。
包工头看他比较机灵,活干的也好,就开始让他负了点小责。他也干的很上心,工作很负责刀就这样,从开始带着几个人分包一点小工程开始。江大河逐渐的成为了一个包工头,和原来在乡下不同的是,现在盖的都是大房子。做的是大工程。
这是内年代末,吴城的房地产市场刚刚处于萌芽状态,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好些个。年头的江大河,看准了这个时机,成立了江河房地产公司。
坦白的说,他江大河也没有这么敏锐的眼光,会预料到华夏的房地产市场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没有想到会在若干年之后。从事房地产开发会有暴利。
促使他投身房地产开发的直接动因是他当包工头的时候,经常要垫资进场施工,完了之后结算不仅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还要拖很长时间。让他不胜其烦。几年包工头当下来,钱倒是赚了不少,但是却经常为筹钱而发愁,找银行贷款肯定行不通。因为他没有资产可以抵押,唯一的路就是民间借贷,所以他赚的钱要么给别人付了利息,要么成了债务。
后来有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老乡跟他出了主意,建议他注册一家公司,现在品川,江场刚刚起步,政府有此安居丫程的项目,想办活州做。这样资金问题和债务问题都可以解决,而且利润率应该更高一些。
做了几个安居工程的项目,江大河也赚到了一些钱,算是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他借此和吴城市的一些官员攀上了关系。在他们的眼中,这个小江大河不仅做工程一丝不芶,质量上没的挑剔。做人也很有一套,够哥们,讲义气。仗义疏财。后来他做的几个小型的商品房楼盘,有的关系户在他那儿买房子,他都给的是最低的折扣。
江大河的发迹史基本上就是一个进城务工人员的个人奋斗史,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中,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土地拍卖会取得了成功,市委书记董东平、市长任选平都很高兴。通过周临森副市长对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表示了祝贺。
在外人看来,这次立下大功的是国土局和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卖地卖地,只有国土局才能卖吗。因此,媒体的关注度基本集中在国土局、土地中心,没有人会想起规划局和这几个亿有啥关系。
但是董东平、任选平还有周临森他们知道,市规划局这次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辛勤工作对这次土地拍卖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说是功不可没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