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都换了,具体买什么车还请您定夺
贾映瑜心想:这当了一把手是不一般啊。马上就给你换新车不过他嘴上还是说:“这个。事情先缓缓,等下次局长办公会再议吧
这边厢,张兆宇的心情就很一般般了,甚至有点郁闷,虽说是搞了个党组书记,混上了个。正局级,但是还是兼任的副局长,市委组织部在谈话的时候,就明确了排名在贾映瑜之后,协助贾映瑜同志工作。哪里知道跑上跑下,上下托人,花银子如流水就换来这个结果,他心想:虽说我张兆宇比他贾映瑜年纪大七八岁。学历也没他高,但是光靠年轻顶屁用,市委怎么不让他党政一肩挑,还是要我跟他撑起,生怕他玩不转、搞不定。只是他不知道,这个局面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他们都只是吴城政坛的棋局上的一颗棋子,区别在于有的可以当车用,有的只能当车子使而已,帅和将当然就是江东省委常委、吴城市委书记关向东和吴城市长赵乾之了。
心中更是心血难平的就是程哲新了,论年纪,他是班子里的老大哥;论资历,他副局级至今已经八年,历经了两任一把手,如果算上今天开始的贾张共治时代,算得上三朝元老;论专业水平,他当过市规戈设计院院长,当过规哉局的总规哉师,当副局长后也是分管规划编制和规划审批业务,吴城市的本轮城市总体规划也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对吴城的城市规划”如果他说他的水平第二,估计也没人敢说他第一。要说他没努力,那也是假话,他们同济那一届的同学。现在做官做到最高的也是副部级了,厅局级干部比比皆是,他的副局级算是混得比较栽的一个。了,所以对这次的机会,同学们都很为老班长出力。也是使了不少的劲。
但是这一次,他们都用力过猛了,结果让年轻的贾映瑜摘了个桃子。本来,这次贾映瑜根本就没做这个指望。3年前他刚考到吴城市规哉局副局长,他就觉得简直是中了大彩,那个时候他才弘岁,在整个吴城市除了团市委的几个小书记外,基本上要算是最年轻的副局级干部了。这一次,虽说他符合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任同级副职拚可以晋升正职的条件。但是对主政这个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的规哉局长。他是没敢多想的。但是这个人啊,有时候运气来了,那是门板都挡不住的。就拿他贾映瑜来说吧,当年他博士一毕业,碰上江东省属下的那个。地级市引进博士,一去就是给个副局长的位置,在那儿干了几年,碰上吴城市面向全国招考规划局副局长,条件很苛刻,年龄不超过巫岁。城市规划专业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或者具有高级职称,现任正处级职务或者任副处级职务满4年,这个选材条件,估摸着全国范围之内。符合的人也不会有很多,而且加上有报考意愿的,就更少了,但是他贾映瑜全部符合啊,结果一考就考上了。
这次王万祥进去后,面对空出来的这个规划局长的位置,其实是书记关向东和市长赵乾之两个人的博弈,原来王万祥是赵乾之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将,不大听关向东的招呼,所以这次关向东一心要在规划局安插自己的人。
在张兆宇和程哲新到处跑官的同时,关向东和赵乾之也在暗中较劲,关向东是属意张兆宇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张兆宇的哥哥张副部长的面子。更主要的是张兆宇这个人不是属于规划科班出身,不像程哲新满口的法律法规,开口闭口就是总规、控规,听起来让人心烦,如果让他当了规划局长,应该能正确领会自己的意图。而程哲新这边也通过他同学的关系,给江东省主要领导打过招呼,而且程哲新也一向和赵乾之比较投缘,两人曾经一起到国外考察学习过。也许是因为都是知识分子的缘故,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在常委会研究之前,关向东照例召开书记办公会把这个事先拿出来统一一下思想,不过这回看起来分歧用三人。对张兆宇和程哲新两个小人。几个副书记各有看法。算联不没有哪一个人有绝对的支持率,更要命的是两个主要领导看法严重分歧。虽说关向东是书记,但是他也不想为了一个局长的位置和赵乾之闹的不愉快,毕竟在干部问题上,赵乾之这个人还是比较讲大局的,摆的正自己的个置,当然也不是说关向东就要依了赵乾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