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明了你的政治地位。排名靠前了,说明你上升了;排名靠后了,说明你的地个下降了;如果在媒体上长期看不到你的名字
说明你出问题了。现在,排名的意义更加深刻了,排名靠前的,有好事总是先享受;排名靠后的,遇到坏事总是你先出头;坐好车是排名靠前的先享受,排名靠后的只能坐淘汰下来的车子。秘书长是最谙此道的,因为他必须专门对排名学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开会、吃饭谁排名在前,座位怎样安排,都很讲究。如果不懂得排名学,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秘书长。
排名对工作的影响太大了,不是因事定人,而是因人设事。这是许多基层政府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痈疾。排名在前,发言权就在前;排名在后,发言权就在后。
排名在华夏官场绝对是一门学问,的且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做官要明白排名学,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许多秘书长和行政工作人员必修的“基础课”就是“排名学”如果这一课没有学好。其从政绝对不称职的。
做官,首先是官位的级别太重要了。正部级、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还有享受某个级别待遇的。不仅仅是级别的高低,在同一个级别中,排名的先后也是至关重要的。无形之中,这似乎也是一种等级,甚至尊卑。排名在前者当然是尊,甚至这些年来,华夏的一些学术机构似乎也热衷于此道,过度看重排名已经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至于排名对于官员的实际意义,其在于:有好处的时候,排名在前的人先享受,排名在后的人后享受;有难题的时候,则是排名在后的人先遭遇,排名在后的人后遭遇。
有难题的时候,排名在后的人先说;有荣誉的时候,排名在前的人先上。政府组阁者的水平就体现在这方面,领导者的高明似乎就是善于充分运用排名手段。当别人把不好的话说尽了,领导者总是做总结,当好说的话要说的时候,聪明的领导是不会让排名在后面的人去说的。
所以排名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是有更深厚的政治内容,当年文化大革命中就有过深刻的表现。政府讨论任何议题也是如此,而决不是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重要程度来区分,而是取决于提出这件事情的副市长的排名先后。有的问题在没有时间讨论的时候,就只有摆到下次会议讨论,可下一次依然是按照排名先后,周而复始。而什么时候讨论什么问题,由谁开始说,这是书记的权力,所以一把手光是这一条,就已经占据了常委会里的一个巨大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华夏的一把手控制不了常委会的局面这种情况是很少的,万一出现了,那这个一把手就有些杯具了。
但眼下胡维意识到,现在的情况下,绝非自己不满排名安排的时候了,李云新的出现,使得自己这个常委第六的排名都有些发发可危,自己此刻首先要干的事情是稳住这个第六,至于什么时候上升一个去第五,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胡维的办法,萧定已然看出一些端倪。他的办法是“不争。”不争,就是示弱,不仅是对萧震这个一把手示弱,甚至对李云新也示弱起来:你是领导身边的人,我不跟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