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ddshuwu.com
404
日期:2010-3-15 1:24:00
第六十章
一、英雄和群小
公元前35年,chun天,正月。郅支单于的人tou,被陈汤用快递送往汉朝首都长安城。千古以降,最让人激动和自豪的,不是那颗单于的人tou,而是随人tou送至长安城的一封书。
那是陈汤向皇帝刘奭写的一封奏书,内容很长,经典摘要大约如下: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甘延寿、陈汤将义兵,行天诛,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以示万里。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如下一句:明犯qiang汉者,虽远必诛。
铁骨铮铮,铿锵之言。穿越千年的烟云,我仿佛看见,陈汤仍然挥舞长剑,英雄豪情,直冲云宵,威震天下。
刘奭很激动。四十年来,他的人生几乎是一buruandan史。刘病已生前,曾经指着他鼻子骂说,败掉汉家天下的,可能就是他这不进化的ruanti动wu了。现在,刘奭大可ting直shen子,跑到刘病已庙前上香点火,骄傲地炫一回了。
谁说我是败家子,列祖列宗办不到的,老子办到了。高祖以下,我不是最niu,至少我不是最差的。难dao不是吗?
刘奭不是心里说说骂骂。陈汤让他扬眉吐气地,昂起了尊严的tou颅,他必须讲凛告列祖列宗。于是,他难得果断一次,不由分说就下令,把郅支单于tou颅悬持城tou示众十天。jin接着,他亲自前往太庙,祭祀祖宗,赦天下。
整个汉朝,从中央到地方,到chu1都是一片huan乐和激动的海洋中。
凡事总有个特殊之chu1,斩杀郅支单于,有人huan喜,有人不是滋味。至少有两个人,就提不起劲来。其中一个是gong中红人石显,另外一个则是丞相匡衡。
可能有人问了,那个于定国不是干得好好的吗?他哪里去了呢?
让我来告诉诸位吧,于定国早就下岗啦。和于定国一起下岗的,还有大司ma史高。公元前43年,九月,汉朝降霜,庄稼欠收,全国一片饥饿。因为这项天灾,丞相于定国,大司ma史高,以及御史等三位高官,集ti引咎辞职。
时间飞得好快,仿佛才一眨yan,此事一过就已经八年了。
八年以来,汉朝官场舞台,早就换了几拨人了。但是,能够混上台面的,来tou都不小。比如,yan前这个匡衡。
匡衡,字稚圭,祖籍东海承(今苍山兰陵镇),和曾经的niu人萧望之是老乡。萧望之世代务农,到他那一代,冒然弃农拜名师,搞起学术,一整就是天下闻名,实在不易。无独有偶,匡衡世代亦是务农,到他这代,也决意弃农从学,搞起了学术。
萧望之搞学术,没听说经费jin张,倒是听说他拜了不少名师,比如就拜夏侯胜为师。关于夏侯胜的故事,我们就不多说了。那个niu人,收了萧望之与黄霸那样的学生,他这辈子够本了,没啥后悔的了。
可是匡衡转型找chu路,的确不容易。主要的原因是,他很穷。穷到什么程度?穷到到chu1替人打工为生。这还不算啥的,他竟然还穷到,夜里点不起灯来读书。可偏他jing1力过人,不读书他睡不着觉。于是乎,他想到一招——借光。
在中国历史上,读书人刻苦读书的版本,说也说不完。然而能成为经典的,无非以下三zhong:nang萤映雪,悬梁刺gu,凿bi偷光。
nang萤的主人公是车胤;映雪的主人公则是孙康;悬梁的主人公是孙敬;刺gu的主人公是苏秦;凿bi偷光的主人公,则是yan前的匡衡。
所谓,不吃苦中苦,怎为人上人。jing1力过人的匡衡,通过数年的勤工俭学,终于练得了盖世神功。此神功就是——解读《诗经》。
在汉朝,你要想在学术界混,就得jing1通经学。经学规定书目,就是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chun秋》。不要说熟读六经,只要你成为其中一科经书的niu人,足可够吃这辈子了。
夏侯胜jing1通《尚书》,还自创了小夏侯学,天下无敌。萧望之jing1治《齐诗》,所以很吃得开,在仕途上一路高奏凯歌。匡衡jing1讲《诗经》,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甚至有人还编chu童谣说:不要说《诗》,匡衡来了;匡衡说诗,听无不眉开yan笑。
可是,jing1于解《诗》的匡衡,仍然活得不成人样。问题不在别的,而在于考试。
在汉朝,无论你有多大学问,想谋取官职,就得规规矩矩的参加考试。考中甲科者,可为郎中;中乙科的,可zuo太子舍人;得丙科的,可补文学掌故。可是学术jing1湛的匡衡,考试技巧,却是一塌糊涂。一连考过去,一连败下来。屡考屡败,惨不忍睹。
惨到什么程度?他连考八次,啥科都没中。不过,他shen上有着偷光苦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