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特殊使命(4/6)

以谈话的方式,一问一答,越南同志知道的也可以告诉我们。黄文欢同志是专管老挝问题的,你是老挝问题专家,采取这种方式,你们看好不好?”

胡志明和黄文欢频频点头。年轻的凯山·丰威汉底气十足地应了声:“好!”一辛宫春副总理刚在沙发上霭匹,便吸燃一支“中华”香烟。他烟庞大/手指熏得焦黄。一股淡淡的轻烟在西前弥漫开,目光几烟雾中亲切地望着段苏权:。在东北地区工作时。

他与段苏权就很熟悉。他没有架子,谦虚谨慎,有高度的修养。说话声音不高。却很有力量:“苏权同志,你们到老挝去,首先要进行社会调查。那里的问题是缺乏阶级分析,缺乏阶级斗争的观点。有没有地主阶级?没有地主总有奴隶主,有奴隶吧?根据他们的报告来看,可以肯定老挝是有阶级分化的,阶级斗争也是尖锐的。否则就无法解释老挝何以有这么多右派头子和土匪头子!”

段苏权一边记录,一边轻轻点头。

“不搞阶级分析,就无法确定革命的对象;依靠谁?团结谁?孤立和打击谁?毛主席首先就是搞社会调查,解决革命的这一首要问题。有了阶级分析,才有可能制定正确的政策,发动群众,建党建军建政,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才有可能坚持自力更生,以及形成拳头打歼灭战!”

李富春阅历广,经验丰富。他有军队工作经验:北伐战争时,他便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6军的党代表,配合军长程潜将军为北伐做出重要贡献。红军时期,他曾担任过总政治部副主任,又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他还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在中央苏区时,他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是根据地建设的模范。在延安他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配合陈云同志抓党的建设和干部工作;建国后又在中财委任副主任,有经济建设的经验。老同志们都称他为全才。

李富春工作勤奋细致,善于抓重点、抓本质、抓要害。

对于老挝革命,他紧紧抓住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对段苏权提出要求和希望:“老挝有的同志认为老挝不存在阶级,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老挝日前进行的是民族解放战争,民族矛盾是第一位,民主改革是第二位。但民主改革是进行革命战争的基础,这一条不能不看到。你们要深入下去,抓住一两个村子进行充分的调查,提出意见。但是决定政策要告老挝同志,这是一个原则…”段苏权点头:“革命最终还是靠自己。”

“你去老挝,”李富春续燃一支烟,加重语气:“不要只知老挝,甚至只知桑怒。这是国际一盘棋。”李富春做个手势:“所以,要有战略头脑,要有极强的政策观念。”

这几句活有分量,那一刻似乎有颗地球仪在将军脑子里旋转起来。他想到“瓶塞”想到“大门”想到“东南亚”

想到“两种制度”两大阵营”想到“日内瓦协议”想到国际政治斗争…这种高屋建瓴的指示,甚至要在几年的实践中去体验、摸索、领会。

段苏权就坐在办公室里终夜思考这些问题…三座门——位于景山附近的一个普通地名。若没有青砖墙围拱起的那座院落,它将是北京千万个地名中毫不起眼的一处。即使居住多年的“老北京”也可能面对问路人茫然不知所在。但是,当指挥着世界上最为宠大的一支军队的中央军委办公厅设进这所院落后“三座门”便以无法计数的频率被连续输入各国军事情报机关的电脑。

夕阳西下,余晖缥缈。军委办公厅一间铺设紫红地毯的小会议室里,转圈摆满沙发,坐了总参谋部和外交部等党、政、军要害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