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西湖与南宋(2/6)

12世纪最后几年,韩佗胄为南宋权臣,再企图推翻和局。他的父亲与皇帝赵构为姻兄弟,韩本人又娶皇后侄女为妻,当太皇太后秉政时,韩势倾内外,有权废立天。他既为宰相又掌枢密院事,更领有太师衔,自是能单独决定和战。只是他在南宋朝中极不孚人望,在私生活方面也有骄奢之名。所以他在公元1206年定计北伐却师不利时,很少人同情他。况且这1206年又是多难之秋,更北的蒙古,铁木真在此时自称“成吉思汗”在蒙古语内,这已相当于中国之天,他的千秋功业正待展开,此是后话。刻下则金人在战场得势,胆敢向南宋要求韩tuo胄之颅,却也真能如愿以偿(由一个礼侍郎谋杀太师,事成之后才由朝廷公布其罪状,剖棺割尸将颅送金)。不过事虽如此,也有作史者为韩抱不平,谓攻击他的罪名太多虚构,况且他的贤愚不肖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即韩tuo胄为了一项宗旨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总之,这次和议成功,宋之岁币又增至60万,宋主也在文书中自称“侄皇帝”而称金主为“叔皇帝”

这和战歧途,始于宋朝的第8个皇帝赵佶。他要不是被命运安排而有九五之尊的话,大可以在书上绘图或专心收藏艺术品而生活得比较妙曼,皇帝实非所长。他御宇期间不仅有王安石的纠纷,而且有女真人的兴。女真发源于东北松江上,语言属通古斯(Tungusic)系,也与以后之满洲人相联。在公元1113年他们叛离宗主辽而独立,一年之后即自称“金”当时北宋已向辽纳岁币110年。公元1118年的赵佶朝廷,炫惑于金人的成功,与之结盟攻辽,希望借军事行动的成功,而得以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朝代的宿愿。金之攻辽,如摧枯折朽,全不费力。1125年不待宋朝援助而灭辽。翌年这些远在北方之战士,觉得他们可以乘新胜之余威,对付北宋,于是大举南侵。赵佶在最后关,传位于长。金人旋即攻开封,将宋朝当今皇帝与太上皇一并俘虏,送往东北,他们父未得南还,同年(1126年)北宋灭亡。

女真之金,既称业已因封贡而成为丽人、回纥人及西夏人之宗主,于是因循中国传统,宣告其为区宇一家之大帝国。在宋使呈纳贡品之前,金朝已开始科举取士,文官之品级也已颁布,其君主着中国式之冕服,孔之四十九世孙也被封为公爵,在祭祀孔时,金主亲自行礼。

和与战的彷徨

数年局势又大变。公元1214年宋廷乘着女真之金被蒙古攻得无暇他顾之际,终止纳岁币。12

韩佗胄的悲剧下场

赵佶的第9个儿赵构自立为帝,也成了岳飞秦桧的主,历史上称为南宋。可是赵构刚一行礼登极,立即就要逃命。往后4年之内,他从华中被金人追逐到长江之南,又从杭州逃到宁波,有一段时间内甚至寄于沙船之上,沿着海岸线来往,以避免成擒,直到公元1132年金人北去,他才回到杭州(当日称临安)。1138年杭州成为国都,可是仍称“行在”因为开封为赵宋王室历代祖先陵寝所在,不能名正言顺地放弃。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元1141年的和议使赵构之母(以前也被金人俘获)南下母团圆,南宋及金以淮河为界,宋承认金为宗主国,宋主所着之冠服由金供给,金即定都于今日之北京。南宋既为附庸,每年向金纳岁币50万,半为银两,半为绢疋。

公元1161年,即岳飞被平反那年,金人又准备南下攻宋,但战斗无定局,双方之和谈迁延了4年之久。几经冲折,金人容许南宋自此不称臣,每年岁币也减少10万。

以皇帝的名义召他南归,即停止了与女真的战役而就死地。其实与敌人对抗时,在战与和两途徘徊乃宋代朝廷的一惯习,这举棋不定的态度可以追溯到北宋时代(那时国都仍在开封)。宋朝不能在战与和的途径上长期保持其政策之前后一致,对本造成的损害,远超过秦桧的计。

当日宋廷反对和议一派最有力之辩辞为:国君须向异族行臣下之礼乃大失统之事。然则反对和议也使国君之母无法南归,此又不免与传统之忠孝观念相违。此不少历史家尚且忽视了一段事实:此时长江中游一带大为盗匪占领,金朝正准备在当中设立缓冲国,并且已派遣投降之汉人渗透宋朝之前方。更难于应付的则是与金兵的时候,南方的财政尚在混状态,招兵也到困难,即算各军仓卒组成,临安的亡政府对本之存在并无信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