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第一帝国:树立楷模(4/5)

级已用最大的压力加予下级,不仅到头仍有不如意之处,而且理想与事实之间差距极大。

武帝去世后他的积极筹边政策已被放弃。所幸不久之后匈奴也不能维持他们的团结。中国方面于公元前72年再遣发远征军及于草原地带。到了公元前55年,匈奴分裂为五部自相征伐。南匈奴随后降汉,接受了中国的名号,使汉廷再将边防的卫戍减少。

外戚专权

可是在这些军事行动中已产生了一个皇帝外戚得权的成例。刘彻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也深恐自己的权力落入他人之手。在他的私生活里,他不能忘情于女色,因此而发生不少周折。在军事行动中他对自己所宠信的将领赏赐过厚,而对其他人则处分过厉。总之,在征匈奴诸役的过程中他集结了庞大的权力,既不能使之制度化,也不便让人代理。李广为能将,得人心,汉军及匈奴对他有同样的敬畏,可是始终不得封赏。在最后一次征战之中,他被逼迂回,终在行军时失道。大将军卫青,是皇后卫子夫之异母弟,扬言要报告皇帝听候御前处分,李广羞愤之余,引刀自裁。但另一面,卫青的三个儿子尚在孩提之中,巳因父亲的军功封侯。另外一个将军霍去病是皇后的外甥,也始终受皇帝恩宠。各方传闻前线将土饥不得食,霍去病行军之厨车南归时犹有剩余之珍品,皇帝也置之不问。只因霍去病英年早逝,不及封上大将军名号。后来此名号落在他异母弟霍光头上,而霍光终生未帅兵出塞,可是却成为朝政纠纷的中心。

武帝既殁,霍光为摄政,辅助一个八岁的小皇帝,如此13年,这髻龄的皇帝也未有子网而先殁。霍光与皇后商议之后迎立一位皇子为帝,才27天,他认为这皇嗣不符合他理想的尺度,废之而更在武帝的另一个后裔。他才18岁,旁人指出他和霍光乘坐同车之时表现着极度不安的形色。

可是霍光也并没有成就无人敢与之争的权威。公元前80年他执行了一次整肃,反对他的一派多人被处死,包括前述执行武帝财政的桑弘羊。现存的史料根据当日朝廷纪录写成,内中指出这些人意在谋反,企图罢废皇帝,而另立其他一位皇子。可见他们与霍光之冲突,可以追溯到很多小心眼的争执和家室间的纠纷上去。

但是霍光的行政措施,在当时儒家思想的熏陶之下,可谓深得人心。他在执政期间对武帝好大喜功的边防政策有了明显的收敛。在他主持国务的20年间,赋税已经豁免和降低,和匈奴的淡判也在开始。公元前8l年朝廷主持了一伙有关盐铁专利政策的公开辩论。之后政府放弃了酤酿的专利。

皇权的性质

综合说来,汉武帝刘彻和霍光不可能一眼看穿他们自己在历史上的作为的真意。即使千百年后,想要全部洞悉,仍至为不易。在讨论他们的行为与个性之余,很少人曾想及的则是,中国的皇位乃是世间无从合理维持的一种制度。皇帝非神,而兼二者之性格。他不合理而又非全不合理,也是脚踏两条船。他不能如儒家之采取人本主义,也不能加法实之全部铁面无私,而又要兼顾两家之长。即在专制时代的初期,皇帝已任用13万个官僚去治理6000万的人民,他所能凭借的手段极少,而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一面须通过无数的矛盾与暖昧,一面又要有威权和气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