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夺得天下?”
田广:“这个…我更不知了。”
郦其:“那么我来告诉大王吧:得人心者,得天下!”
田广:“听起来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没错!”郦其重重地一拍手“历史的规律,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既然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歧义,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得人心这个关键指标,给楚王项羽和汉王刘
两人
个打分评比,比一比谁的分数
,谁的分数低。这个天下,必然会归属那个得分
的人,不知大王以为然否?”
田广:“打分…好新鲜呀,请先生打分来看看。”
郦其:“好,请大王听我一一
来。”
“我们从开说起,灭秦时,汉王先
关中,得一分。楚王却违背盟约,不封汉王为秦王而改封汉中王,楚王得负一分。”
“楚王以下犯上,放天下共主义帝并暗遣人于江心截杀。而汉王却痛哭
渧,起兵为义帝复仇。汉王加一分,楚王减一分。”
“以上两条是从义上来说,汉王总分得二分,楚王是负二分。现在咱们再来比较他们的人品。”
“汉王收聚天下兵卒,立诸侯的后裔为王,得到财分给士卒,跟天下的人同享财利。而项羽狼
野心,自私自利,立了战功得不到奖赏,打下城池也没有功劳。所以天下人都愿意追随汉王,而讨厌楚王。于是汉王再加一分,三分了。楚王再减一分,负三分了。”
“比过了人品,再来比较双方的能力:汉王平定三秦加一分,渡过西河加一分,攻占北魏加一分,井陉灭赵加一分,夺得敖仓加一分,阻成皋加一分,扼白
津、阻太行
、扼飞狐
,再加一分。汉王每加一分,楚王就减一分。目前汉王得十分,楚王得负十分。”
郦其掰着手指,跟齐王计算完毕,问
:“我已经替大王把汉楚两边的优势劣态,分析到了不能再清楚的地步,请问大王,面对这鲜明的比分,你何以自决呢?”
齐王吓呆了:“那…我该怎么办?”
郦其一拍大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立即表态向汉王投诚,这样齐国就可以保全。否则的话,惹火了汉王,派军队打过来,他那边又加了一分,齐国可就不复存在了。”
齐王说:“好,我已经命了华无伤和田解两位将军,统帅齐国的二十万大军,前去迎战汉军。现在我听你的,把军队全撤回来了,再派使者去汉王那边表态效忠。”
郦其大喜:“这就对了嘛。”
于是齐王田广决定归附刘,就摆下酒宴,和郦
其喝了起来。这工夫,韩信正统率他临时凑
来的人
,向东
军,还没有渡过黄河,就遭到齐国二十万大军的阻拦,正在为难之际,齐军突然派人来报信,说是齐汉两国已经决定
好,双方不打了。说罢,齐国军队就开始络绎后撤。
韩信长长地松了一气,传令安营扎寨,不打了。却不想,这时候旁边忽然转过来一人,面貌奇特,服饰古怪,问韩信:“将军,你为何突然停止了
军?”
突然现的这个人,名字叫蒯彻。但史书上都故意把他的名字写错,写成蒯通。这是因为后来有个汉武帝,名字叫刘彻。“彻”这个字,被汉武帝用了,普通民间人士就不允许再用,连老祖宗都不能用,都得改名。于是史家就把蒯彻给改名为蒯通。但他就是蒯彻,改了名也叫蒯彻。
还有,有关蒯彻这个人的籍贯,《史记》上有两说法,一说他是齐国人,一说他是范
人——想知
他到底是哪国人,听听他对韩信说了些什么,大致就清楚了。
当时韩信对蒯彻说:“先生,是这么回事,齐国已经臣服了汉国,不需要再打了。”
蒯彻问:“齐国臣服汉国,跟你打仗有什么关系?”
韩信:“这个…应该有关系吧?”
蒯彻:“关系也没有!齐国臣服是齐国的事,你打齐国是你的事,你快接着打吧。”
韩信:“…不是先生,人家齐国已经投降了,咱们再打,没理由啊?”